2024-03-15 来源:公众号:那坡通 作者:公众号:那坡通
“感谢父老乡亲对我的认可和信任,我一定不负重托,带领乡亲们努力将达金谷生态旅游做大做强,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日前,在那坡县第二届“新时代最美乡贤”评选现场,作为新当选的乡贤代表鲍冠宁发言时说。
鲍冠宁是那坡县城厢镇百林村人,受生活所迫,他初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创建了公司,积累了可观的财富。鲍冠宁虽然自己先富起来了,但他始终怀着对故土深深的眷恋,立志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看到家乡的达金谷树木葱茏,河水清澈,崖壁高耸,风景独特,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开发利用价值,2022年他毅然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返乡创业,成立广西达金谷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发家致富。
“我们通过‘公司+村集体+村民’的运作模式,村集体和村民可以选择出租闲置房屋获取租金或合作经营分红两种方式参与,村民不用花一分钱就当起了民宿股东,公司为民宿客源兜底,村民还可以通过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增加收入,村集体增收也有了新路子。”鲍冠宁介绍。达金谷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预计每年为城厢镇百林村、者兰村输送游客近2万人次,并通过延申产业链发展,预计每年可为村民创利百万元。
据了解,这只是那坡县创新“乡贤+”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一个缩影。近年来,那坡县积极探索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深入挖掘乡贤资源,汇集乡贤力量,搭建平台载体,着力写好“乡贤+”文章,为乡村振兴打造新引擎。
“乡贤+善治”助力边关和谐稳定
近日,在那坡县平孟镇平孟村规来屯,一场拉锯了半个月的土地纠纷终于在乡贤覃剑宏的调解下达成了一致。
村民隆某强与村民小组在林地划分上存在纠纷,无法达成一致,村委会于是邀请乡贤覃剑宏出面调解。覃剑宏于2018年当选那坡县第一届乡贤,他多年来担任平孟镇的人民调解员,有着丰富的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经验。在了解情况后,覃剑宏不偏不倚地讲清了双方事件的责任划分,讲事实、摆道理,最终在村民代表的见证下,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近年来,那坡县创新乡贤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通过理事会、调解室等载体,推动乡贤参与基层利益诉求表达、公共事务协商等活动。2022年以来,全县相继成立了“乡贤议事工作室”“边境女子巡回法庭工作室”“凉亭茶话理事堂”“板凳调解室”等10余个基层治理调解平台,形成了政法、司法、乡镇、村(社区)、乡贤联动的调解模式,将乡贤力量全方位融入基层治理,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协商议事100余次。
“乡贤+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这里太值得打卡了,孩子们不仅可以在山林亲近大自然,还可以体验撒玉米喂食召唤鸡群,在草丛里寻找鸡蛋,大家玩得都不想回去了。”6月11日上午,在那坡县坡荷乡孔氏农牧专业合作社黑壮牧鸡山林散养示范基地,从县城专程带孩子来游玩的黄女士笑着说。
据了解,黑壮牧鸡山林散养示范基地是一处集特色养殖、亲子游园、休闲农家乐为一体的户外休闲娱乐场所,由那坡县第一届乡贤孔耀庆于2012年注册成立。孔耀庆是坡荷乡坡荷村村民,为开发好乡土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他承包下村里100亩的林地养殖土鸡,并注册成立孔氏农牧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家庭农场)”的模式,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分户饲养、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带动村民抱团致富。目前,该合作社社员超过200人,累计带动全县1200余户农户发展土鸡养殖,年户均增收6000余元。
“黑壮牧鸡养殖周期比较长,公鸡12个月以上才能出林,用这种方法喂养的土鸡土味十足,逢年过节得提前订购,市场上供不应求。”孔耀庆介绍。目前合作社正在积极探索“基地+实体+电商平台+同城配送”的发展模式,推动“黑壮牧鸡”品牌多元化、产业化发展,带动更多的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让土鸡养殖业成为拉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引擎。
“乡贤+回归”打响“德孚山泉”品牌
“亲带亲、邻带邻,山水相连不断根!”在外的那坡人凭着深厚的情感纽带,一人牵一人,一群带一群,只要提到那坡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南宁那坡商会。
“只要家乡发展有需要,我随叫随到,能为家乡贡献绵薄之力,是我和众多商会会员共同的心愿。”那坡县第一届乡贤农文兴谈到支持家乡发展时饱含深情。
在南宁打拼多年,农文兴结识了不少在南宁创业的那坡老乡,抱着团结更多在南宁的那坡籍优秀企业家、商界精英助力家乡发展的想法,2020年,他联合6个在邕那坡籍企业家注册成立南宁那坡商会,为在邕那坡籍工商界人士搭建了一个以乡情为纽带的沟通、交流、合作平台。
农文兴当选为第一届南宁那坡商会秘书长兼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南宁那坡商会成立后,第一届理事会共吸纳企业会员41家,个人会员183名。“商会除了为会员提供信息、科技、管理、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外,还积极联络那坡籍商人、企业和在那坡的企业,大力宣传那坡县的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导和组织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与社会各界之间的项目合作,助力那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农文兴说。
据了解,近年来在那坡县 “回归工程”“筑巢引凤、引凤还巢”等政策引导下,南宁那坡商会积极扛起“德孚山泉”等那坡县乡村振兴生态产品在南宁的营销重任,目前已经成功把“德孚山泉”打造成为“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农业博览会指定用水”“2022年中国-东盟预制菜产业大会指定用水”“2023年中国-东盟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指定用水”,并成功将“德孚山泉”签约成为“广西大学专用水”“南宁联通专用水”等,推动那坡“德孚山泉”走出大山。同时,农文兴还带领商会会员饮水思源,发挥自身优势,在志愿服务、扶危济困等慈善公益方面和建言献策助推那坡乡村发展方面积极作为,开展‘我为家乡办实事’活动,先后筹集25万元资金和物资支援那坡县抗疫工作,提出有价值的建言建议36条,为实施乡村振兴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乡贤+文化”推进边关乡风文明
“除陋习、树榜样,文明创建号角响;男女老少齐上场,文明那坡美名扬!”6月14日,那坡县城厢壮剧团舞蹈室中,音乐快板说唱剧《移风易俗树新风》正在热火朝天地排练,乡贤李天进边比划边对着演员们耐心指导。
年逾古稀之年的李天进是那坡县城厢壮剧团的编导,凭着对文化事业多年来的热爱,他以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新人、新事、新内容为素材,编写了《高额彩礼》《十大劝社会新德》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新剧目,并搬上电视、舞台,用脍炙人口的方式让文明新风润泽边关村屯。
“壮戏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群众乐于接受。把党的政策宣传、乡风文明建设融入剧本中,不仅让群众听得明白,也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李天进说道。
近年来,那坡县充分利用乡贤资源,依托民族文化传承展示中心、文化站等阵地,组织开展民俗文艺巡演进边关、“乡贤说家乡事”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推动落实“乡风文明积分制”,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这些乡贤是那坡的‘富矿’,我们将充分发挥‘乡贤+’的资源优势,从活动开展、阵地拓展、作用发挥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导乡贤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搭建乡贤干事创业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乡贤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那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国剑表示。
昨日,“山西姥爷”在龙岗甘坑书写“趣龙岗 有意思”。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四月的鹏城,木棉开得正艳。4月4日,因题写深圳地铁10号线站名走红的76岁山西书法家王朝珠,带着北方的浑厚墨......
查看详情 >4月5日,“乡贤名医报桑梓,学术襄助兴医坛”——第十一届在沪泉籍医疗专家返乡义诊及“名医名院长大讲坛”活动,在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温情启幕。此次跨越沪闽的医疗公益行动,不仅为家乡人民送来了春日的健康之礼,更搭建起沪晋医疗合作的“连......
查看详情 >事迹亮点心舞飞扬 传递大爱三百多万字角膜劝捐日记,是她用爱与光点亮明瞳的真实印记;“屠妈妈”农产品品牌,是她为爱延续助力共同富裕的扎实步伐。她帮助40人捐献眼角膜,让79位患者重见光明,她创建一个爱的品牌,带动家乡百姓增收致富。心舞飞扬,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