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新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辉,43年来始终与土地为伴,扎根小城杨凌,几十年如一日,选育出累计推广面积近亿亩的“西农979”等小麦良种。

王辉:执着坚守传薪火 育得金种慰苍生

2023-09-07  来源:新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网  作者:新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网

中省媒体纷纷聚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种专家王辉,全面报道其先进事迹

  编者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辉,43年来始终与土地为伴,扎根小城杨凌,几十年如一日,选育出累计推广面积近亿亩的“西农979”等小麦良种。近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等中省媒体陆续报道了其事迹。本报今日编发《人民日报》报道王辉典型事迹的文章,通过了解王辉教授科研路上的执着与坚守,全面体会他的人生轨迹和卓越贡献背后的感人故事。

麦田里的追梦者(上)

   把五十余载的光阴奉献给黄土高原,精心呵护着一株株绿色的希望;用脚步丈量着三秦大地,把收获的喜悦带到黄土地上的千家万户——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育种专家王辉。他秉承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踏实、严谨、执着、奉献的精神,带着“育得金种慰苍生”的坚定信念,自青春岁月至古稀之年,脚踏实地,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也不断培育更新我国优质、高产小麦的新品种。

 

  王辉(右一)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实验。

 

誓言“让乡亲们不再饿肚子”

  “让乡亲们不再饿肚子”,求学时的一句誓言,让王辉自此踏上了育种的漫长道路。1943年出生于陕西杨凌李台乡一个农民家庭的王辉,青年时期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饱受饥荒之苦的王辉,切身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高中毕业时,王辉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学院)农学系作为第一志愿,梦想着通过掌握农业技术造福乡民。

  大学毕业后,王辉先后在部队农场和眉县良种场锻炼和工作。1973年,王辉回到母校,在我国一代育种大师赵洪璋院士的指导下开始小麦育种工作。

  育种是一门辛苦活。从9月初的整地、施肥、划行、分区及布置试验,10月份的播种,冬春季的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春末的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的分类收获、晾晒……王辉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地里度过的。带着对小麦育种的满腔热爱,他钻到田间地头一门心思地观察、记载、研究,为日后独立育种、育出优良麦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30907/21fc3367f64b724f5a4fdb7ad748e1c1.png

 

硕果11个品种增收40多亿公斤

  1987年,王辉被抽调到育种教研组搞教学,兼职科研工作。自此,他开始独自进行小麦育种工作。

  早出晚归,成了王辉的工作常态。他随身携带的记录本被不同颜色的笔写得密密麻麻,记载着小麦的“株高、抽穗期、发育快慢、整齐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王辉的办公室,这样的记录本已堆成厚厚的一摞,足足有三四十本。

  从春天到冬天,田间地头都留下了王辉的身影。在小麦杂交和收获的季节里,为了抢时间,王辉中午基本不回家,午饭由家人直接送到地里,有时干脆自备干粮,饿了就“凑合吃点”。

  辛勤的付出,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1991年,王辉孕育出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此后,他培育出的新品种就像一颗颗倔强坚韧的麦种般,不断地生根发芽、分蘖吐穗。截至目前,王辉已先后培育出小麦品种11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53多亿亩,累计增收小麦40多亿公斤,新增产值90亿元左右。

 

伏枥“退而不休”继续追梦

  对小麦育种深入骨髓的爱,让过了退休年龄的王辉依旧坚持在科研一线;年逾古稀的他一如往昔地奔走于田间地头。

  一天不见小麦就不安心的王辉,退休后即使在生病住院期间也难以割舍那份爱。2014年4月,由于开春忙碌,王辉病倒住院。其间,他出现了吐血的情况,“血色素低到50多,而正常人是100多,医院两次下发病危通知。”守护在病床前的女儿劝父亲别再为小麦的事操心了,“咱休息吧!”王辉却笑着说:“没事,我还不能休息,小麦育种还没弄完呢。”

  那一刻,女儿真正理解了父亲。“小时候不理解他的情怀,现在才明白,他是心里真正有追求,有信仰。”王宇英说。

  而在农学院教授张玲丽看来,“王老师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要选育出更优良的小麦品种。”

  虽然“西农979”填补了黄淮麦区早熟高产麦种的空缺,但永不满足的王辉又选育出增产潜力巨大的“西农165”“西农822”等新品种。“现在,王老师正在进行小麦株型的改造,想一些别人不敢想的东西。”

  “我想改变小麦结构,培养小叶、多穗、大穗的小麦类型,让小麦在优质的基础上,继续提高产量。”王辉语气坚定地说,眼中充满了希望。

 

翻滚的麦浪就是最好的风景(下)

翻滚的麦浪就是最好的风景(下)

>>>>与小麦为伴,把小麦当娃

 

  选择了育种,也就选择了一条清苦而又漫长的路。

  从确定育种目标、选择材料到亲本组培、杂交变异,再到品系鉴定、优系筛选、产量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直到最终的品种选定、推广利用,整个育种过程一般要花上10年左右的时间,有的甚至长达20年。

  认准了路,王辉一走到底。1987年到1990年是王辉育种最为辛苦、艰难的几年。“育种材料大都被淘汰掉了,心里很难受。”但王辉并没有放弃。

  后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转基因育种成为科研“新宠”,就连国家的资金导向也明显偏向于新的育种方法,而王辉所一直采用的常规育种却得不到足够的经费支持,生存和发展开始变得艰难。面对经费短缺,王辉依旧咬牙坚持。

  因为多了一份执着和坚持,王辉的小麦育种工作喜讯连连,一个个优质高产品种先后被培育出来。2005年,王辉耗时18年之久精心培育的“西农979”通过国审,此后以其高产、抗病、早熟、优质、越冬性好等优良性状而广受农民欢迎。人出名了,机会也就多了,面对纷至沓来的邀请,王辉却不为所动。

  与小麦为伴、把小麦当娃的王辉一直坚守在田间地头,陪伴在小麦的左右,他甚至没能跟妻子“有过一次散步的浪漫。”正是靠着这种默默坚守和付出,王辉在小麦育种上摘下了一颗又一颗璀璨的星。

 


  王辉(中)在陕西杨凌一家农业科技公司与公司负责人讨论小麦情况。

 

20230907/4b4a181bebb1a1d8eb3e7322b7a866b8.png

>>>>

 

名利看得淡,研究做得深

 

  师从赵洪璋院士时,王辉耳濡目染,秉承了赵老师淡泊名利、勇攀高峰的精神。“赵老师工作的年代条件比现在更艰苦,一只皮包夹、一个记录本、一块干馍,就这么蹲在田头过了一辈子。”王辉动情地说。大师虽已远去,但其风范和风骨后继有人,代代传承。

  “名利看得淡,研究做得深。“王老师真正关心的事只有两件,一是育出更好的品种,二是把优质品种推广得更快更广,让更多农民获益。”王辉的弟子孙道杰说。

  2012年,王辉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面对百万元奖金,王辉当场表示将80万元用于团队科研经费,期待小麦育种再结硕果。

  虽是大学教授,出生农家的王辉始终保持着关中农民身上的那份淳朴与节俭,无论是在科研上,还是在生活中。一心扑在小麦育种上的王辉既没有寒暑假,“也没有专门旅游过”,关中麦田里翻滚的麦浪,是他看过的最好的风景。

 

>>>>

 

像育种那样培养年轻人

 

  “小麦的育种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让小麦育种后继有人,王辉对学生手把手地指导,将一生的学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

  “在指导年轻人上,王老师没有任何架子,可以说是随叫随到。”农学院教授张正茂说。在张正茂进行抗旱小麦品种培育时,王辉就多次进行指导。王辉耐心细致的讲解,让张正茂积累了不少育种经验。2004年,张正茂培育的“普冰143”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小麦和冰草杂交品种。

  “大胸襟”地帮助年轻人,“开放式”地分享科研成果。外人常说搞育种的心胸不开阔、提防心理强,可被别人视作“心肝宝贝”的种子,王辉却慷慨分享。在王辉的心里,真正的科学研究是大公无私的,分享科研成果,培育出优秀育种人才,对人民和国家来说,是莫大的幸事。退休前,王辉主持着陕西省的小麦育种攻关工作,他把全省做小麦育种的人召集到一起,集众人之力搞小麦育种。让大家在集中攻克难题的同时也互相学习,像育种那样培养年轻人,使年轻人获得更快成长。

  怀着对科研团队的殷殷期待,王辉在退休后依旧亲自指导学生做育种试验,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他在鼓励学生多到田里实地观察学习的同时,也更加注意将实验室科研和田间育种结合起来,从而使人才培养成效最大化。

  “我们这代人是老了,今后我国小麦育种就看年轻人的了。”王辉深情地说,他目光坚定,黝黑的脸上漾开了笑容。(本版稿件据《人民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