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7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网络信息与社会服务指导中心 作者:尹燕蕾
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是两个村子、4000多人的“领头雁”,她从农村的书记一步步成长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她勇立乡村振兴的时代潮头,用无畏、担当、创新、务实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为民赞歌!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涧溪村,现场听取她的汇报。以她的事迹为原型改编的电视剧《三泉溪暖》在央视黄金档上映首日,收视率就位居第一——她就是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
1995年底,高淑贞到东太平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在一般人看来,高淑贞是自讨苦吃,干什么不好,偏趟村里这池浑水,全村上下也都持怀疑态度。然而,就是在这种复杂的氛围中,高淑贞毅然决然地埋头苦干了五年。经过五年的奋斗,东太平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她也很自豪。
2004年,正当东太平村各项事业步入正轨的时候,高淑贞又被组织选派到婆家村三涧溪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个村更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六年间换了六个支部书记。虽然这是一块“烫手山芋”,但她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个担子。她认为,作为党组织培养、群众选拔出来的一名共产党员,决不能辜负党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工作越难、担子越重,越不能放弃!
对于这样的村子怎么办好?她认为,要治好村子,首先得抓好班子。为此,一上任她就定下来两件事:一是修好全村多年的“泥巴路”,二是让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办好这两件事一需要钱、二需要人。说起“钱”,当时村里账上没有一分钱,村干部5年没发工资,村集体还负债80万。说起“人”,刚开始一些人并不支持,不少人还说风凉话。但她觉得,村干部都是老百姓选出来的,有觉悟和能力。为此,她召集班子成员天天开会,鼓勇气、增信心、多干事,在干事中增进了交流,打破了隔阂。为了筹集修自来水管道、修路的钱,她带着村两委干部四处“化缘”:找街道办事处,拜托附近的厂矿,找村里的致富能人……在随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她和村两委干部一道啃干粮、喝冷水,昼夜奋战,终于修通了环村水泥路。
为了改善农村面貌,她自掏腰包,把房产抵押贷款,甚至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垫付工程款,热心帮助村民担保贷款创业。面对困难她敢负责、敢担当、敢干事,对群众所急所盼的问题都一一记在心里并付诸行动。三涧溪村家家户户的情况她了如指掌,特别是老弱病残和困难妇女群众,她为病逝的孤寡老人穿衣整容,为遭遇突发事件的村民做急救,拿出自己的积蓄垫付医治费用。大家都视她为亲人,打心眼儿里对她信任和支持。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她创新“五个一”为民服务体系,组建各类服务队,经她多次协调,村内80%的劳动力就近安置,实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户户都挣钱”的目标。为了实现农村善治,她精心策划了“家”字型工作体系。2006年8月,三涧溪村成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现场会示范点,“家”字型体系在全国开始推广。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涧溪村视察工作时,听取了高淑贞介绍“家”字型平安建设管理体系。
通过招商引资、腾笼换业,形成“南工、中旅、北农”整体布局:南部强化园区带动,提升二产层次;中部突出文旅主题,发展古村旅游;北部彰显田园风光,培育都市农业,着力走“二产带三产促一产”的富民强村新路。
在她的带领下,三涧溪村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先后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等荣誉。高淑贞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
昨日,“山西姥爷”在龙岗甘坑书写“趣龙岗 有意思”。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四月的鹏城,木棉开得正艳。4月4日,因题写深圳地铁10号线站名走红的76岁山西书法家王朝珠,带着北方的浑厚墨......
查看详情 >4月5日,“乡贤名医报桑梓,学术襄助兴医坛”——第十一届在沪泉籍医疗专家返乡义诊及“名医名院长大讲坛”活动,在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温情启幕。此次跨越沪闽的医疗公益行动,不仅为家乡人民送来了春日的健康之礼,更搭建起沪晋医疗合作的“连......
查看详情 >事迹亮点心舞飞扬 传递大爱三百多万字角膜劝捐日记,是她用爱与光点亮明瞳的真实印记;“屠妈妈”农产品品牌,是她为爱延续助力共同富裕的扎实步伐。她帮助40人捐献眼角膜,让79位患者重见光明,她创建一个爱的品牌,带动家乡百姓增收致富。心舞飞扬,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