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洞察

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2023-04-21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刘村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一起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起点上,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文化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赋能作用。

早在2022年4月,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就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2022年7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可以说,从中央到江苏,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不断呈现政策利好,将强劲助推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但各地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甜蜜的烦恼”。20日,著名学者温铁军来到南京,就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赋能乡村建设,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本刊进行了专访。

文化产业周刊:乡村建设由来已久,张謇的“村落主义”在清末民初产生了巨大影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晏阳初等人也曾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运动。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他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对曾晏阳初的试验作了深入了解,您觉得当年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温铁军:张謇的“村落主义”是与当时救亡图存的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以“村落主义”带动公司加农户,形成在地的综合发展,是当时中国探索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实践。

价值观是内生的,其实农业就是文化,因此我们在农业社会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乡土文化表达,无论是手工艺品的,还是生活用品的,比如竹艺、藤艺等,这些你只是靠着商业文化去判断内生价值,去判断那些能卖得动的就是好的,等于文化自戕,然后大家都以为用电商手段能使得烂俗的东西得到更多社会的认可,这恰恰是我们没有文化或者我们自毁文化的结果。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梁漱溟先生提出的“自毁甚于他毁,是我们的一种悲剧”,在今天看来仍值得我们警惕。

文化产业周刊:您多年来积极从事“乡建运动”,文化在乡村建设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温铁军:我们在推动乡村建设的时候就提到过文化建设收效最高。我们当年的文化建设是把我们历史上乡土社会“守望相助、和谐共生”作为内涵的文化传承,以及这种文化传承在现代社会农民交易地位不平等的条件下,如何形成合作社组织,把这些工作和我们的文化建设联系在一起。

比如我们现在的村歌,就是在各个乡村发动老百姓把自己本乡本土的最值得传承的文化编成村歌,大家传唱以使它能够延续下去,它不会因为村庄变迁、合村并居等等使乡土中有特色的文化基因丧失。

所以从文化建设角度来说,注重草根、注重底层、注重传统、注重可持续,注重城乡融合等等,有一系列的内涵,需要有关部门形成自觉意识,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这场伟大征程。

文化产业周刊:您在《从农业1.0到农业4.0》一书中提出农业4.0版本,今天“三农”的下一步发展如何与“加数用智”相结合?

温铁军: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所谓纯技术的或者技术至上的价值观来引领数字化和城乡融合之间的对接。农业的多业态融合本身是一个走向生态化的趋向,那么它需要更好地利用“数智化”作为工具,而不是把“数智化”作为生产方式和目标,农业和自然结合,不应该因为“数智化”的所谓农业改造就放弃,就像我们不能用工业化方式改造农业,就放弃原来传统的自然状态的农业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谓农业的本底仍然是生态化的,农业是必须跟自然资源直接结合的,用所谓“数智化”农业的方式,完全工业化手段来改造农业,不是农业4.0,也不是3.0,而是用2.0农业工业化的方式来对接所谓的“数智化”,至少我们应该在科学伦理上高度警惕这种方式。应该以人的生态化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来作为我们农业4.0的主要内涵。

农业4.0是社会参与式的生态化农业,而不是简单地靠化学成分、靠工业方式、靠资本投入,当然那种方式可以让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但他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特征中所应该要求的农业方式。

文化产业周刊:您在很多文章里都提到发展乡村文化必须掌握“在地知识”,您可否解释一下“在地知识”,您觉得各地村镇发展文化产业应该注意些什么?

温铁军:中华民族的文明产生于青藏高原崛起所形成的三级阶梯的地理分布,被五大气候带覆盖,它是一个内生的具有多元文化的文明。因此在地的文化一定是与在地化的知识体系的发掘、教育、传承直接结合。

我们现在用的这套制式教育体系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我们强调的在地文化的发掘,形成在地的知识体系,然后通过本地化的教育来予以维护,这些都很重要。当然这就应该有一定的政策、优惠来鼓励在地的群体,扬弃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这样的方式去延续在地文化,形成在地的知识,构建在地的话语,才能够真正支撑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这一切又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协调并高度一致。

文化产业周刊:农文旅融合在当下,已经成为各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您觉得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温铁军:把文化当成一个可以商业开发的产业,外来投资者在本地圈了一片地把人赶走,然后重资产投资,这种做法95%以上是失败的,现在仍然勉强存在的也是“夹生饭”。

农民自营的农家乐,低水平低价格,因为不算企业账,尚可维持。而市民办的民宿和企业办的旅游村庄等成本会很高,尤其是重资产投资,很多人是咬着牙硬撑,这个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到底应该怎么改造,这恐怕是千差万别,没有哪一个经验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要提醒的话,就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特”。

文化产业周刊:茶产业是很多地方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怎样能够有效统筹茶文化、茶科技和茶产业?

温铁军:我们以前在谈茶产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就是广泛“剃山头”——单品大面积种植,这种方式对于产业来说,可能会得到量产的结果,最后产出的茶叶数量会很多,但它实际上是自毁的,因为茶叶是在生态多样性的条件下才有品质。

茶叶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偏好,是个文化现象,这种自毁的做法是整个茶产业的各利益群体应该深刻反思的,建议以生态的多样性作为本底,调整现在过分注重大规模产业化、集约种植这种方式;其次,要更多推出兼作套种这样的传统技术,它不是高技术而是低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才有有机茶叶,然后是社会参与来带动生态化改造所形成的成本降低,这个改造就需要全面改造,尤其是行业参与者主动调整思想认识,才有可能让整个茶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化。

文化产业周刊编辑室 整理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暨南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曾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民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粮食局、北京市、重庆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

来源:新华日报


推荐阅读